你要沾粘連隨達成太極拳的融合,你要注意不可以頂抗對方,不可以丟離對方,你一頂抗,這個融合就破局了,你一頂抗對方,對方就會感覺到你,對方也出現了自我意識,這樣雙方的陰陽就出現了,就變成陰陽拳而不是太極拳了,你一丟離對方,就會造成你是你他是他,陰陽就更清楚了,就不是太極拳了,所以說合擊的走粘下要沾粘連隨,要沾粘連隨就必須不丟不頂,這樣你練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太極拳。
所以說我前面所講的「無過不及」,就是指走粘的沾粘連隨絕對不能過也不能不及,那什麼是「過」呢?就是「逾越」,沾粘連隨的時候逾越了剛好融合的尺度,而頂抗到對方,所以「無過」,就是不要頂啊!
那什麼是「不及」呢?及就是達到的意思,不及就達不到,沾粘連隨時未達融合就離開了,所以「不及」就是丟離了,這文言的無過不及,就是「無有過度」,「無有不及」啊!
「無有過度」,「無有不及」,在古代文言文就簡寫成「無過不及」,意思就是沾粘連隨的時候「不要逾越也不要不達啊!」,什麼是「隨曲就伸」呢?隨曲的「隨」,就是「隨從」的意思,隨曲就當別人變曲收勁的時候,你要沾粘連隨,隨從他,不能過或不及;另外「就伸」的「就」就是「俯而從之」的意思,禮記禮賢說「就賢體遠」,這個就賢的「就」就是「躬下」就是「俯而從之」,也就是「俯身順從對方」的意思。
所以說「就伸」就是沾粘連隨的時候,當別人的身或手伸直過來,我們要俯身順從對方伸直或伸長的身、手啊!所以宗岳太極拳論中說:「無過不及、隨曲就伸,人剛我柔謂之走,我順人背謂之粘」這整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當我走粘,沾粘連隨的時候,要沒有逾越的地方,要沒有達不到的地方,要能夠隨從別人彎曲,要能夠俯身順從別人的伸長;在太極拳的戰鬥中,當別人用強勁大力攻來,我就在融合中,用柔和去順從他,這就是太極拳「走」的技術;當別人收回強勁或大力時,我就在融合中隨從他後面跟著過去,這就太拳「粘」的技術,我們讀任何書籍,凡是遇到定義字,一定要作者的意思去解釋,這一點是作學問的人不可不注意的地方。
而這裡的「走、粘」就是宗岳太極的定義字,在太極拳論中,這裡的「走」就只能解釋成「人剛我柔」,這裡的「粘」就只能解釋成「我順人背」,在太極拳論中這裡的「走和粘」兩個字,是專用於解釋太極拳融合戰技的專術語,不能夠作其它解釋,也不能夠和其它地方或其它武術的走粘兩字混到一起,這樣你才可以真正了解太極拳論中的意思,而不會把走和粘看成別的意思。